2013年4月15日 星期一

香港行

  從香港回到臺灣,到今天已有一週。在那段日子,白天坐巴士過港島,看見茫茫霧海罩著廣廈萬間,在金鐘添馬艦周圍,己變成黃沙一片;會展中心一帶的海濱,更是面目全非。無數的鋼筋和吊臂車騰空而起,抬頭仰望,更感猙獰。從前,筲箕灣去上環,坐巴士不用三十分鐘,駛上東區走廊,對岸九龍半島的風景就一覽無遺,雖然只是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,但年少的我覺得十分親切,當車子徐徐回到地面,在香港遊艇會對出口岸,可以看見千帆並舉,而在遠處,則聳立着那座香港會議展覽中心。現在,我心中的維港已在填海工程裏湮沒,少年的日子也捨我而去。

  籠罩在愁雲慘霧下的還有經濟前景。最近,政府官員都為過去6個月樓價下跌而欣慰,把樓市偏軟歸功於政府2010年年底推出的連串遏抑物業投機的措施。這些措施包括引入額外印花稅〈購入住宅物業後若於兩年內轉售,便需繳付最高達百分之十五的額外印花稅〉,以及把按揭成數上限下調一成〈豪宅的貸款與估值比率降至五成〉。他們沒有考慮到,遏抑數市導致投資者撒離買賣市場,轉為租用物業,近年來,西環和上環一帶的租金飆升,不少老店敵不過加租潮紛紛結業,以後港鐵通車,租金上揚,也許上環的海味街將會消失,父親租用某商業大廈一個單位經營管理公司,也被業主以高租金迫走。

  那段日子,我幫助父親用手推車把細軟運去新租用的單位,從舊公司到新公司只有十五分鍾路程,親力親為可省去不少搬運費。我推著堆得比心囗還要高的紙箱,在人潮裡逆流而上,來到一條長長的斜坡,一口氣衝了上去,父親稱讚我身雄力壯。數年前離別香港時,我還是個不懂事的青年;現在已經可以用19分鍾跑畢5公里,用一個半小時完成半程馬拉松了。這段日子,踏足過不同國家,屢次回港探親,屢次都發現香港改變了,從前常和父親光顧的早餐店結業了;「十大書坊」在灣仔的分店不見了;那些我曾經徘徊留連的場地,曾經駐足沉思的地方,都變得人事全非。據說移居海外回流返港的人,看見生長的家鄉把舊房子建築折光,變成商場大廈,哀訴沒有了歸屬感,我了解他們的心情,只是沒有想到那麼早便老盡少年心。所以,夜間在旺角那條地下行人隧道,重遇那個瞎丐,心裡還是一陣温暖,好像和友人重逢一樣。

  悲咽淒涼的琴聲,在隧道裡迴盪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